關于組織參加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的通知
各教學單位:
根據《關于組織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的通知》(教信息中心〔2013〕3號)要求,現組織我校教師參賽,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多媒體課件是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體現,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各教學單位予以重視,督促教師學習、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巧,并組織優秀教師參加全國比賽。
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定于6月舉辦多媒體課件制作專題講座(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三、學院應于2013年6月24日前將本單位參賽教師名單(附件2)報送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發至yhli@mail.xidian.edu.cn)。7月1日后,請參賽教師登錄優課網(www.uken.cn),按規定提交報名信息和參賽資料。
四、本次大賽的參賽費用由學校統一支付,學校將給予參賽教師適當的作品制作經費支持。參賽教師如獲得全國、省獎項,學校將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所有參賽教師情況將記入教師教學檔案。
聯系人:李亞漢,電話:81891792,13772102652。
電院:有興趣參加競賽的老師,請2013年6月23日前將名單(附件2)發至lzli@www.bjpacx.com
電院教學辦公室 2013.04.28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陜西賽區方案
主辦單位:陜西省教育廳
指定網站:陜西省教育廳門戶網站(www.snedu.gov.cn)
中國教育資源網站(www.cern.net.cn)
優課網(www.uken.cn)
一、活動綜述
本屆課件大賽將在全省范圍內面向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信息技術人員征集參賽課件,并邀請現代教育技術領域和各學科知名專家進行評審。通過評審,遴選出一批好的作品,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各教育教學單位提高多媒體課件制作及應用水平,提高廣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水平,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陜西賽區組委會設在省教育廳辦公室,請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參賽課件提交至賽區組委會,經過有關專家評審后,擇優上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經復審后,由大賽組委會通知決賽參賽者,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現場決賽及獲獎作品的交流、頒獎活動。參賽者可隨時關注大賽指定網站,了解本屆大賽的活動進程。
在本次大賽中所有獲獎課件,將被優先選錄進“中國教育資源網”,在保護作者知識產權和相關權益的原則下,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與作者簽約,向全國各級各類教學單位推廣。
二、時間安排
征集時間:2013年4月15日—8月23日(省內征集)
初審時間:
2013年8月26日—9月13日(省內評審)
2013年9月16日—9月30日(教育部信息中心初審)
復審時間:
2013年10月1日—10月15日(教育部信息中心復審)
決賽時間:
2013年10月25日—10月28日(高教、職教組現場決賽)
2013年11月6日(普教組公布結果)
三、分組方式
根據提交課件的適用對象,將普教參賽課件分為高中、初中、小學、幼教四個組;將高教(本科)參賽課件分為高教文科組、高教理科組、高教醫科組、高教工科組四個組;職教參賽課件分為高職組、中職組兩個組;本屆大賽新增微課程組(詳細情況見參賽方案)。
四、評審標準
參賽課件不限制作軟件和制作工具。課件教學內容50%以上為作者原創,課件引用的圖文資料應注明來源,如由此引起知識產權爭議,應由作者承擔責任。每件參賽課件的制作者原則上基教不超過3人,高教、職教不超過8人。凡參賽的課件均應為非正式出版物。
五、獎勵辦法
(一)教育部獎項。
各組均設一等獎五名,二等獎十名,三等獎二十名。以上各獎項(獎項設置將根據各組參賽人數進行調整)獲獎者可獲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頒發的獲獎證書及獎品(高教、職教組須參加現場決賽)。
各組均設最佳創意獎、最佳教學設計獎、最佳技術實現獎、最佳藝術效果獎各一名、優秀獎若干名,獲獎者將獲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頒發的獲獎證書。
(二)省內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具體數量將視參賽總人數決定;報送參賽課件數量達到10件以上的組織單位可獲組織獎,并可提名1人獲先進組織者稱號,獲獎單位和個人省教育廳將予以通報表彰。
六、參加辦法
(一)報送(高教、職教組)。
1.7月1日后參賽單位和個人可在優課網(www.uken.cn)上填寫參賽單位信息、作者信息和課件信息;
2.在“大賽報名系統”中下載系統生成的“報名信息文件”,并刻錄在課件光盤中;
3.參賽單位填寫《組織單位回執表》、參賽者填寫《參賽回執表》,《組織單位回執表》、《參賽回執表》可通過陜西省教育廳門戶網站(www.snedu.gov.cn)“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專題欄目下載;在8月23日前將課件光盤提交至陜西賽區組委會(光盤內容包含:課件、《參賽回執表》、報名信息文件、課件說明;課件標題報送格式:作品名稱、組別、作者、單位),參賽者將光盤郵寄到賽區組委會之前,可在“大賽報名系統”上對參賽單位信息和課件信息進行修改;報送光盤前須查殺病毒;
4.單機版課件以光盤形式提交可執行程序參加評審;
5.網絡版課件以光盤形式提交源代碼、網址、五分鐘抓屏演示錄像參加評審;
6.課件評審費400元/件,請于8月23日前交(匯)至陜西賽區組委會。
(二)報送(普教組)。
1.參賽單位填寫《組織單位回執表》、參賽者填寫《參賽回執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課件光盤提交至陜西大賽組委會。《組織單位回執表》、《參賽回執表》可通過陜西省教育廳門戶網站(www.snedu.gov.cn)“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欄目下載;
2.參賽者須在8月23日前(以郵戳時間為準)以光盤提交參賽課件一份(光盤內容包含:課件、《參賽回執表》、課件說明;課件標題報送格式:作品名稱、組別、作者、單位)。在報送光盤前查殺病毒;
3.普教參賽課件評審費200元/件,請于8月23日前交(匯)至陜西大賽組委會。
(三)初審。
先在省內評審;然后擇優上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進行部級初審。具體進行資格審定、技術測試、作品思想內容的審核。
(四)復審。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評審組于2013年10月1日—10月15日對高教及職教課件經復審后將選出各組參加決賽的課件,進入決賽的課件名單將于10月16日在中國教育資源網(www.cern.net.cn)上公布。2013年10月21日—11月5日對通過初審的普教課件進行終審,選出各組獲獎的課件。獲獎課件名單將于11月6日在中國教育資源網上公布。
(五)決賽。
組委會將通知高教及職教組決賽作者到北京參加現場決賽(微課程組除外)。凡取得決賽資格的作者均可修改課件并自愿攜帶電腦參加現場決賽。決賽中,參賽者首先進行5分鐘的演示和講解,然后回答專家提出的問題。現場公布決賽成績,決出各組一、二、三等獎。缺席的參賽作者將被視為自動棄權。
(六)頒獎典禮。
教育部信息中心組委會將在頒獎典禮上公布決賽結果,有關領導為獲獎的個人和單位頒獎。大賽評審組組長總結和分析課件大賽的全部評審過程、點評獲獎課件。
七、微課程參賽辦法
本屆大賽新增微課程組,參賽者應通過優課網報名并上傳微課程作品,評審采用專家與網上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參賽要求。
“微課程”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學科知識點、疑難問題、實驗操作、教學環節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教學活動。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展示相對獨立的語音或視頻式的學習片斷,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如錄屏、錄像和視頻短片等。
1.各學科教師均可參賽,內容不限。
2.視頻清晰穩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音畫同步,能真實反映教學情境,充分展示教師良好教學風貌。
3.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和單位,主要教學環節有字幕提示。
4.視頻須以.flv格式上傳,錄制時長為8—10分鐘,容量不超過10MB。
5.提供相應的作品文字介紹等。
6.參賽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授權優課網享有網絡傳播權。
7.課件評審費400元/件,請于8月23日前交(匯)至陜西賽區組委會。
(二)比賽安排。
上傳作品:2013年5月1日—8月31日
網上投票:2013年6月1日—9月30日
專家評審:2013年9月1日—10月15日
現場頒獎:2013年10月28日
(三)評審辦法。
1.專家評審組對參賽作品進行初評、終評,評出一、二、三等獎(獎項設置將根據參賽作品數量確定),獲獎作者可直接參加現場頒獎活動。獲獎名單將于10月16日在中國教育資源網及優課網上公布。
2.依據網上投票情況設最佳人氣獎,評獎數量為參賽作品總數的5%。
八、決賽報到事宜
教育部信息中心決賽交流及頒獎典禮報名截止日期10月21日,報到時間為10月25日。
具體地點及日程將另行通知,亦可通過中國教育資源網了解有關信息和具體安排。
九、聯絡方式及匯款地址
單 位: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陜西賽區組委會(省教育廳辦公室610室)
地 址:西安市長安南路563號省教育廳辦公室(郵編710061)
聯系人:尚衛鋒
電 話:029—88668906
電子郵箱:snkjds@163.com。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課件評分標準(2013年版)
一級指標(分值) |
二級指標(分值) |
三級指標(分值) |
指 標 說 明 |
|
教學內容(20) |
科學性規范性(10) |
科學性(5) |
教學內容正確,具有時效性、前瞻性;無科學錯誤、政治性錯誤;無錯誤導向(注:出現嚴重科學錯誤取消參賽資格)。 |
|
規范性(5) |
文字、符號、單位和公式符合國家標準,符合出版規范,無侵犯著作權行為。 |
|||
知識體系(10) |
知識覆蓋(5) |
在課件標定范圍內知識內容范圍完整,知識體系結構合理。 |
||
邏輯結構(5) |
邏輯結構清晰,層次性強,具有內聚性。 |
|||
教學設計(40) |
教學理念及設計(20) |
教育理念(10) |
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創新和批判能力。 |
|
目標設計(5) |
教學目標清晰、定位準確、表述規范,適應于相應認知水平的學生。 |
|||
內容設計(5) |
重點難點突出,啟發引導性強,符合認知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
|||
教學策略與評價(20) |
教學交互(5) |
較好的人機交互,有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互、討論。 |
||
活動設計(5) |
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研究性或探究性實踐問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
|||
資源形式與引用(5) |
有和教學內容配合的各種資料、學習輔助材料或資源鏈接,引用的資源形式新穎。 |
|||
學習評價(5) |
有對習題的評判或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評價。 |
|||
技術性(25) |
運行狀況(10) |
運行環境(5) |
運行可靠,沒有“死機”現象,沒有導航、鏈接錯誤,容錯性好,盡可能兼容各種運行平臺。 |
|
操作情況(5) |
操作方便、靈活,交互性強,啟動時間、鏈接轉換時間短。 |
|||
設計效果(15) |
軟件使用(5) |
采用了和教學內容及設計相適應的軟件,或自行設計了適合于課件制作的軟件。 |
||
設計水平(5) |
設計工作量大,軟件應用有較高的技術水準,用戶環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資源符合相關技術規范。 |
|||
媒體應用(5) |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技術表現符合多媒體認知的基本原理。 |
|||
藝術性(15) |
界面設計(7) |
界面效果(3) |
界面布局合理、新穎、活潑、有創意,整體風格統一,導航清晰簡捷。 |
|
美工效果(4) |
色彩搭配協調,視覺效果好,符合視覺心理。 |
|||
媒體效果(8) |
媒體選擇(4) |
文字、圖片、音、視頻、動畫切合教學主題,和諧協調,配合適當。 |
||
媒體設計(4) |
各種媒體制作精細,吸引力強,激發學習興趣。 |
|||
加分(2) |
應用效果(1) |
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有較大推廣價值。 |
||
現場答辯(1) |
表述清晰、語言規范、材料充實、重點突出;快速準確回答問題,熟練演示課件。 |
微課程組評分標準
一級指標(分值) |
二級指標(分值) |
指 標 說 明 |
|
作品規范(10) |
材料完整(4) |
材料包含微課視頻、教學設計方案、微課錄制中使用的輔助擴展資料、課件、習題等。 |
|
技術規范(6) |
視頻長度8-10分鐘;視頻圖像清晰穩定、聲音清楚,構圖合理;主要教學環節配有字幕;文字、符號、單位和公式符合國家標準;方便學習者選擇停止和繼續播放等。 |
||
教學設計(30) |
選題(4) |
所選主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以及相對獨立性;適合以微課程的形式展現;有助于學生理解、鞏固或擴展所學課程內容。 |
|
教學目標(4) |
教學目標正確,明確,具體,教學思路清晰;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
||
教學內容(7) |
教學內容適當,準確,無科學性、政策性錯誤,能理論聯系實際,反映社會和學科發展,能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
||
學習者(5) |
微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適合學習者的年齡和認知發展水平;根據學習者個性差異有相應處理。 |
||
教學策略(10) |
教學順序、教學活動安排、媒體的選擇等適合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特征。 |
||
教學實施(25) |
教學呈現(15) |
教學導入順暢,促進學生回憶先前知識經驗;新內容的呈現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學具有啟發性,指導性,有助于學生建構知識,形成能力,建立態度 。 |
|
教學語言與教態(10) |
教師儀表得當,教態親切自然大方;教學機智靈活,能展現良好教學風貌;普通話講課,語言清晰生動,表達能力強;態度積極向上,具有較強感染力。 |
||
技術實現(30) |
操作與傳播展示(15) |
便于教學演示操作,能夠通過網絡便捷傳播,具有較強的通用性,易于被學習者在各種技術環境下觀看(兼容PC、手機和平板電腦等)。 |
|
教學視頻制作(15) |
選用的制作軟件適當,編輯制作準確,符合通常教學和學習環境的使用;格式的播放器兼容性好,主要應用高清、標清標準;文件量適度。 |
||
教學效果(5) |
應用推廣(5) |
有良好應用效果,受到學習者的普遍歡迎,有較大推廣價值。 |
|
加分(5) |
學員網評(5) |
作品點擊率高、投票較多、學習者評價好;作者與學習者互動良好,討論有深入。 |
附件2: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參賽教師名單
學院:
編號 |
作品名稱 |
課程名稱 |
參賽組別 |
參賽教師姓名 |
參賽教師聯系方式(電話、郵箱)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013年4月27日
主題詞:高校 課件 大賽 通知